一次合格率,是指特定時間段生產車間一次送檢合格的產品,占全部送檢產品的比例。從表面上看,它似乎反映的是產品的質量指標,而實際反映的卻是我們的工作質量,是包括生產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達標狀況。
首先,提高一次合格率,有利于降低物耗。生產產品的過程要消耗一定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能源動力以及人力費用和時間,通過諸多工序最終形成符合標準的產品。如果一次合格率達到100%,表明最初的各種投入全部做到了合格轉移。反之,隨著指標的降低,說明不合格品的數(shù)量增加。另外,提高一次合格率,還可以提高生產線效率?,F(xiàn)代化大生產的特點之一就是自動化程度高、連續(xù)化運行周期長、勞動效率大幅度提高。試想,如果一次合格率突然下降,導致不合格產品大量出現(xiàn),勢必要放慢生產節(jié)奏,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全面停車來查找原因。這無疑限制了生產線產能的發(fā)揮,降低了生產效率。
“品質是企業(yè)的生命,不能保証品質,就得不到客戶的信賴。”如何提升產品一次合格率?
1.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品質管理就是不折不扣的按制度執(zhí)行的過程。在品質管理當中的責任部門品管部就更應該去要求本部門的人員嚴格按制度中規(guī)定的去開展工作,不應該有“不要做制度的奴隸”的思想。避免在工作上因不按制度工作而出現(xiàn)的品質異常問題。
2.抓好生產過程的“三檢”。雖然說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但作為生產部門的協(xié)助部門,品管部有義務也有責任在生產過程對品質進行控制,其重點抓好“三檢”:首檢、巡檢、終檢。
3.建立和完善品質標準,推進標準化作業(yè)。對新產品接到新圖紙時予以建立,老產品制定計劃逐步完善。每完成一份品質標準就及時將資料下發(fā)到各相關單位。
4.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共同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日常工作中,各部門的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及相互監(jiān)督中進行的。那么相互間的溝通就變得尤其重要。
轉載:http://m.santuchuan.cn/zixun_detail/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