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的主題是《培訓師,做好一面鏡子》。
為什么是鏡子?而不是別的呢,因為鏡子可以使學員認識自己,修正自己。但鏡子不可以改變學員的相貌,也不能代替別人去修正自己,這就是培訓課程的實效問題。
我們總是強調自己的課程是“落地”的“干貨”,能給企業(yè)帶來“實效”,而且是三倍十倍甚至是三十倍的實效,這是一種不自信的心態(tài)。
其實,當我們說“實效”的時候不是指人類和平,民族進步,他人幸福,家人健康和自己的成長,而只是一個“錢”字,這是不對的。
為什么說把“實效”等于“錢”是不對的呢?這里有一個哲學問題就是:精神與物質的關系。
主流的觀點是“物質決定精神”,但這個問題在學術界還有另一個說法:物質與精神是一體的。即,財富是思想的表達形式。
我們所看到的企業(yè)商業(yè)模式,其表面上是利益的交換,但是實質上是價值的固共建。也就是說,利潤是企業(yè)內(nèi)部的資源與外部資源的共振和調頻。所以,*說:為顧客創(chuàng)造價值。
這個價值不是讓顧客占企業(yè)的便宜。而是企業(yè)用充滿創(chuàng)意的產(chǎn)品和充滿善意的服務,喚醒顧客內(nèi)心的天使,然后一起飛翔。
因此,作為培訓師,我們不能一味的迎合企業(yè)的急功近利,不能鼓勵企業(yè)用各種銷售技巧去勾引出顧客內(nèi)心的貪婪,懶惰和虛榮,這是沒有未來的。
所以,我希望培訓師要做好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用“以身表法”為基座,以管理思想史為框架,以成千上萬的企業(yè)失敗案例為水銀底面。讓學員們在聽課中,忘掉講師,忽略掉那些引起肉體快感的文字沙堡,要體會到融于知識結構里的邏輯線路,激活自己的思考意識,這也許才是更應該的培訓效果。
轉載:http://m.santuchuan.cn/zixun_detail/4606.html
講師強調“實效”是一種不自信
發(fā)布時間:2015-04-07 20:16:38
講師:李安 瀏覽次數(shù):2366
我分享的主題是《培訓師,做好一面鏡子》。
為什么是鏡子?而不是別的呢,因為鏡子可以使學員認識自己,修正自己。但鏡子不可以改變學員的相貌,也不能代替別人去修正自己,這就是培訓課程的實效問題。
我們總是強調自己的課程是“落地”的“干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