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6日,上海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马云。会议的内容和签署的文件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但是,马云在洽谈过程中的表现出的一个细节,却是值得我们很多做销售的同行反省和注意的。 东方卫视当天的...
最近比较火的新零售,以及去年重新升温的B2B,似乎都只是把目光投向了快消品。互联网对零售业的改造,好像也更愿意拿快速消费品说事儿,“快闪店”里即来即走的消费特征,B2B里的多拉快跑、统仓统配的构想,也是基于快消品的消...
一切好的结果,都是可以通过人为的设计而得到,这其中包括促销活动。 促销,是一个组织者对参与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促销的每一个环节上,加入人为设计的因素,就能把原本看似偶然发生的购买行为,锁定为必然发生的购买结果。 ...
有一个烂大街的试验,说出来都知道: 同样的商品,隐去包装,分别标价高中低(如100元、50元、20元),让被试者选择购买三件商品中的一样,被测的结果是,最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中档标价的商品。很显然,这个试验是要告诉我们,消费者在信息不...
企业做大了,话语权强了,或者是企业还不是太大,但是处于快速成长期阶段,会不会碰上某个地方几个、几十个经销商向公司提出某项特殊诉求,否则将联合抵制进货的意外事件?估计很多企业都遇到过,只不过对抗的激烈程度有所差异。在经销商管理中,我们把这类以...
有些骗子伪装成有钱人,最后骗得人家妻离子散,为什么至今还是有人上当?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时候都是以貌取人,骗子深谙此道,自然就会对症下药。穿名牌、戴名表,租别墅、雇司机,脖子上的金链子比拴狗的链子还粗。在团伙内还专挑那种肥头大耳的家伙,...
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脚踏实地做销售,销售一定是个苦命的活儿,而且还是个细致的苦命活儿。有人销售做得很轻松,也许只能说是时好、势好、运好,也就是你这个时间点碰得对,不用怎么费劲,管辖的区域销量蹭蹭地往上走。换个地方、换个时间、换个品牌,你再试...
中国的经销商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简单点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初的个体户,到二十一世纪的贸易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姑六婆,崛起于草根、发迹于里巷。中国的经销商老板是过去被排斥在体制之外,没人脉、没背景、没资源,靠着白手起家的一帮社会底...
找经销商和找对象的道理是一样的。初次见面,任何一方都会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至少不会把自己不那么光彩的一面让人家看见。所以男人眼中多半看到的是低眉浅唱、口齿噙香的窈窕淑女,女人看到的也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一旦双方熟识之后...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厂家对经销商提供的服务如果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经销商会不会对厂家毫无怨言,见到厂家的销售人员,就把品牌夸得像花儿一样?我估计,厂家和销售人员都没有抱过这样的奢望。 销售人员碰到经销商抱怨这、抱怨那,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经销商喜不喜欢自己掏钱做促销?很多人说不喜欢。其实这里有个理解上的偏差,经销商不是不喜欢掏钱做促销,而是怕促销没效果,掏了钱也白掏。如果促销真的能够实现以量补利、以量增利的目的,没有经销商不喜欢掏钱做促销。 那为什么在现实...
客大欺主的道理,经销商不是不懂。一家独大,或者全部身价压在一个品牌上,这对于有着丰富江湖经验的经销商们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在经销商的理想中,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个“磨刀石”式的品牌,既让&ldquo...
经常听到很多销售人员抱怨:我们那个区域的经销商都成精了,而且是中华鳖精那个型号的!不给促销不进货,给了促销也不急不慢,捱到最后一刻还和你讨价还价。结果订单都摞在了一块儿,这两天可把老子累惨了! 区域出现“不促不...
2015年的半年财报出来不久,受制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各大科技公司的裁员新闻层出不穷。特斯拉裁员200人,联想一次性裁员3200名非生产制造员工,雅虎就基本告别了中国市场,连阿里巴巴招募计划都从3000人锐减至400人。公司裁...
四十年营销发展史,没有经历过开发新市场、新品牌的销售人员,算不上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销售代表。就像男人不曾站在产房前,没有从助产士手中接过孩子的经历一样,你没见过生命的源头,你就不知道悲伤和喜悦,缘何而起,因何而灭。 无论是愣头菜...
终端,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触点,有多少资源能为企业所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厂家的最后销量。大企业可以靠品牌、靠资金、靠人员将门店拉倒自己的轨道,那中小企业凭什么让门店将资源向自己倾斜呢?今天,本文将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n...
很多经销商搞定消费者时,一拿一个准,一旦和企业打起交道来却总是屡占下风,吃力不讨好。有人问我原因,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三点:一则消费者是无心人,容易受到经销商有计划的引导和影响;企业是计划性组织,改变既定的战略计划是比较难的。二则...
通路精耕是卖方便面的台企在大陆普及开来的概念,崛起于大流通时期,盛行于大分销时代,作为中国营销急先锋的代表,快消品行业的很多做法一度被其他行业争相效仿。 &n...
说如今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不明就里的人以为这是一句套话。 举给例子,很多人认为小米手机的成功是低价,我却要提醒大家,雷军创立...
【综述】品牌是把双刃剑,即使在业务拜访中,它既可以助力销售人员在销售谈判中攻城拔寨、横扫宇内,又容易让销售人员养成浮躁骄横、口无遮拦的工作作风。更为可怕的是,在品牌强势的依...
2013年1月,维克托的《大数据时代》出版,由于正逢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概念的风起云涌,这件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舶来品,一时引得洛阳纸贵。 从维克托界定的大数据使用的三个原则来看(要整体不要抽样;要效率...
2015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绿化率”屡创新高的中国股市,终于在各种利好消息的反复刺激下,杀红了一条血路,虽然只坚持了一天。 ...
业务拜访,除了上篇提到的四句话容易让经销商心生反感外,还有以下所谓的“三示强三示弱”共计六句话,也是业务拜访中,销售人员容易自己给自己下的套。 所谓“三示强”,多是指...
培训的时候,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好销售和坏销售最大的区别在于:好销售在表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时间、地点、对象都发生了变化,他表述的方法和逻辑是基本不变的;而坏销售在表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重回到那个时间点、重回到那个场景、仍然还是...
在销售管理体系中,价格管控是重中之重,既要防止经销商低价冲量,又要打击经销商高价牟利。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更多企业把注意力放在防止经销商低价扰乱市场上,而更容易忽略经销商高价囤积居奇。 在以往的销售管理中,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个零售指导价。...
对于门店而言,什么是助销物料?助销物料,言而简之,就是在门店中能帮助我们促进销售的物件。单页、海报、产品图册、横幅、店头、装修标准件、促销赠品,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常见助销物料外,销售门店里还有哪些东西属于助销物料? 门店销售是一门艺术...
从逻辑规范的角度而言,我们考察一个业务创新行不行的标准只有两个:前提和逻辑。换言之就是,这个项目存在的前提是不是真实的,比如说人们有就近购买的便利需求,社区店才有存在的价值;其次是由这个前提导出结果的方法符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有没有偷换概念?...
每个工作日,在北上广深的任何写字楼内,你往楼下看,那些背着公文包、拎着资料袋行色匆匆的业务人员中,有多少是在进行着日复一日、例行公事的经销商拜访,又有多少人走了十年门店,还是没有搞清楚怎样才是一场有效的经销商拜访? ...
为什么在相同地段的两家相邻门店,即使是相同品类甚至相同品牌,某些门店的进店人数就是比其他门店的高出10%-15%? 为什么有些消费者进店后,还没走两步,就会莫名其妙地掉头而走? 为什么很多明明已经到手的订单,最...
京东、淘宝的盛行,也让平台这个概念随行就市,甚至火得有些一塌糊涂。我见过几个销售千万级的经销商,言必及平台,话必提大势。问到准备怎么干,一番无外乎做大做强不痛不痒之论调。 当我们还是一头猪时,却硬撑着扮老虎...